出路方向简述
这个部分列出几个我已知的毕业去向及其需要的成长路径,不过作为内招生,在这块的说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新于2023暑期)
考研
考研分为初试复试,初试就像高考一样统一笔试,复试一般来说就是去各个目标学校进行面试、机试考核了,在当前看来考研人数年年涨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先把初试的专业课基础打扎实,再考虑整点竞赛奖项、科研论文之类的,这都是复试的加分项,但没有初试也就没锦上添花的机会了
理工科专业课: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英语、思政(大学期间会学的五本书:近代史纲要、思修、毛概、马原以及22年新增的习概)
CST专业课: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经典的408考纲考察内容,有些学校如清华的912考纲需要自己根据目标学校的要求进行学习)
绩点要求过的去,但不需要很使劲刷了,保证别挂科就行,考研对这方面要求不高,这是保研、出国人更应该焦虑的内容【
保研
由于你暨作为一个高↑档↓211保研率却和普通一本势均力敌(约5%),因此保研是一件又卷又累的工作,同时保研仅是推荐免初试攻读研究生,即JNU愿意送你出去,有没有学校愿意要你还是另外一回事,因此还是有许多需要准备的内容,JNU的保研类型有:
成绩保研:绩点/GPA占大头,加少量综合测评分数筛选出班级中的最高位,申请直接推免
科创保研:需要以较好的、较多的科研成果/论文,具有高含金量的竞赛作为申请条件,进行申请,需要答辩,通过者保研
行政保研:这方面本人不甚了解,主要是帮学校干活(行政)以获取本校的推免资格
,继续帮学校干活
大家刚入学时接触到的主要都是成绩保研,需要你成绩竞赛科研三手抓,细则可以等通知或找之前的师兄师姐要,综合测评的加分项基本有:竞赛加分、科研论文、学生工作
校内具有一定认可度的竞赛类型:
计算机相关,但比较难出成绩(
勇敢者的游戏)ACM-ICPC 程序设计比赛(但很难,非常难,有毅力者可通过校内新生赛尝试入队与这方面的前辈交流)
蓝桥杯 程序设计比赛(弱化版的ACM-ICPC,也是写程序做题的比赛)
CTF 网络安全那边的拔旗赛,一个比较需要你对计算机系统各个方向都有涉猎的比赛,通过各种技巧获得题目中藏着的flag字符串得分(同样的,校内也有新生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
非计算机相关的做题赛
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赛是比较有认可度的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做题赛,分数学系和非数学系组的竞赛,笔试做题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也是个人做题赛
刷子项目赛
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挑战杯
互联网+
↑这些个不多说,搜了就有很多相关资料
考公
这方面不甚了解,但选择这个方向的话,上学就是读张毕业证和学位证,根据最近大火的Xuefeng Zhang先生所言,也许你需要对《行测》以及《申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越早越好
入党申请大一上就马上提交
越早越好,入党的流程很长,而且每年的名额有限
研究《行测》、《申论》
多做学生工作,同时与辅导员打好关系
学生工作比如参与学生会、学生代表团(可以争取校级的,这个有院级校级之分)
刚进学生组织第一年肯定是跑腿打下手的,争取做到负责人级
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提高志愿时
这个学校里有很多志愿队,学院底下有自己的志愿队,基本都是团委在搞,可以去了解,甚至可以加入他们的组织运营
其实这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契合行政保研的要求?等你们自己探索8
就业
往年我们专业的分享会请来的大多数朋辈学长学姐们都是选择了就业方向的,因为之前出来盛传一个说法“三年工作经验 > 三年研究生”,但是目前来说好像不读研究生都没工作要你了(但也可能是大伙到大二大三上才反应过来,已经刷不了实习之类的就业加分项了),学历贬值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如果面向就业导向的话,我觉得应该需要:
瞄准企业招聘要求,直接进企业的招聘网站看招聘要求,开始补自己的技术栈(熟练什么语言、什么工具的运用)
勤刷leetcode(一个Online Judge/OJ网站,题目内容与前面提到的程序设计竞赛类似)
多找实习,越早越好,专业内的教学课程和实际工作环境差别很大,企业招聘也很看重相关的实习经历
多去Github之类的地方学习别人的开源项目,自己搞些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正如前面专业导引的第一部分说到的,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生产环境是比较脱节的,企业会更看重你能否熟练地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对生产环境的理解,所以项目与实习是就业导向的同学最需要看重的内容
境外升学
果园里还是有不少同学都是选择去境外升学的,包括但不限于去HK、新加坡、欧洲各国、美帝(虽然美帝应该是CS发展最好的国家,但CST好像很少听说能去到美帝的),境外升学都是靠申请的,不与前面提到的考研保研在同一个赛道上,而且有些学位项目在硕士的种类上也分为了授课型和研究型硕士,当然如果你是超级高水平,你也可以试试直接申请ph.D,19级的师姐有一个就成功了(绩点科研竞赛全能战士),对于升学的申请,需要注意的项有:
授课型——高学费、早毕业、工作导向;研究型、ph.D——基本是全额奖学金覆盖、申请难度大、研究导向
好看的绩点/GPA是非常大的加分项,只要升学基本就对绩点是有高一点的要求
科研经历最好多整点,毕竟申请目的是研究生
竞赛也是可以是加分项,但偏向于刷综评的奖项就算了,来点硬一点的奖项(比如CST的计算机相关比赛的奖项),但竞赛的比重会比其余两项低点
一般申请的还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你的语言成绩(IELTS、TOFEL等),有些语言成绩是存在有效期的,需要把握好时间解决掉
因为申请一般来说是直接面向境外高校的导师申请的,因此需要“套磁”,即跟意向导师多联系,让人家也意向意向你【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