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1🤔专业导引
就读CST前的软硬件准备环节
最后更新于
就读CST前的软硬件准备环节
最后更新于
大一相较高中时期变化真的很大,忽然间没了一条明确的赛道,对我们大多数自诩为小镇做题家的人来说也许会变得很无所适从,虽然说大学中依旧存在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但大学已经不仅仅靠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人是否绝对的优秀,其间四年里会有无数机遇等待着你把握
但不是让大家把学习丢了放飞自我,搞好绩点(GPA,即课程平均成绩)是许多方面的基础,只是说往更好的方面走的话不只靠绩点
而且我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后文简称CST),如果面向就业的话,引用我们2020级助教学长的话就是“上学校的课 就是在#@**&的 耽误就业”,课本理论跟工作要求是存在脱节的,所以希望大家也要注意
现在站在2023年夏,即将成为一个大三学生的关口,我发现我们专业基本上没什么人想去企业就业了(除非你实力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硬),本科四年有完全高中化的趋势,各位同学做好心理准备,考研、保研、出国、考公等方向选择,请尽早做好打算
同样的,如果你要参与科研,其中有很多知识也是不列入我们培养方案课程中的,如果选择好了自己的导师,那么向导师请教一些学习路径、学习方向也是可行的选择,但是最终的修行还是要落到自己身上,带着研究生的教授导师们并不会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培养一个本科生身上,你需要主动向老师不断请教
(国际学院/果园会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本科生导师制计划,这个计划不一定有很大存在的必要,如果你愿意去参与科研,课后询问授课老师愿不愿意带自己一起就行了)
正如之前所说进入大学后对同学们的评价标准开始多元化,不会再像大多数高中老师那样要求你以提升高考分数为终极目标
因此你可以在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后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助研接触某一小方向(关注)、也可以是拉上志同道合的同学尝试小型创业项目、或者去知名公司实习参与有价值的项目提升简历竞争力、可以参与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或者社团(但有必要提醒你校内的学生组织和社团质量也遵循二八原则,值得加入的是少数)、可以参加很多竞赛……
放眼望去本科期间将是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自由、机会成本最低的四年,你没办法“grasp all and win all”,但应该走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道路,别让自己完全被困在大学象牙塔里,想想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断去试错和改正